查看原文
其他

空间故事——从鸿华印染厂到艺象iD TOWN,建筑师都做了什么?

2016-05-24 SCD 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


这个山海间的艺术区不仅为艺术创作和交流创造了空间,还保留了它被时光雕琢的痕迹。


如果你来到这里,你一定会好奇它的过去:


这个空间经历了什么变化?
改造过程是如何影响形态变化的?

改造后的场所是如何被使用的?


继续阅读,你将勾勒出这些问题答案的模样……


6月3日下午(星期五),第11期“设计与生活”活动:城市更新——工业遗产的再想象,我们将带领公众来一场特别的艺象小旅,并对城市更新、工业遗产改造进行探讨和交流,活动公开招募公众参与,具体信息敬请留意官微发布。

直接回复官微可以预报名哦!

报名信息请提供:姓名+职业+电话


我们先通过一段视频感受这个区域的自然环境、厂房如何通过改造从衰败到重获活力、当地人们的生活情形,对艺象iD TOWN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艺象iD TOWN的自然环境、改造过程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1305yqqwvx&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本视频资源由源计划工作室提供


空间变化的故事
1989
鸿华印染厂建成
原厂区依据地貌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两部分。
生活区位于基地北侧的山坡地,包括餐厅和几栋宿舍建筑,可称之为“山城”;生产区位于生活区南侧平整过的谷地上,面积约为生活区的两倍,包括五栋极为宏伟的生产车间和仓库建筑以及数栋其他配套用房,可称之为“谷城”。



2003
鸿华印染厂倒闭

旧有工业已撤离的城市状态:十年间,各式厂房、仓库、宿舍逐渐被藤蔓植物侵入,经过时间检验后散发出独特的建筑美学。“谷城”中原有的老厂房被拆空门窗之后在绿树环绕的谷地之中空间显得愈发的恬静、开朗、流通。
2013
艺象iD TOWN开始建设
源计划工作室介入艺象iD TOWN的建筑更新。


2014
艺象iD TOWN建成

2015
艺象iD TOWN正式招商
艺象iD TOWN计划形成创意活动区和酒店住宿区两大板块,业态类型涵盖创意设计、国际艺术交流、大师工作坊、教育培训、时尚发布、休闲旅游。



主要场所改造前后比较
新的建筑介入显然希望与原建筑遗址框架保持距离和适当的对话,以维系厂区中现存的这种室内外空间关系和建立新的文化空间场所。




艺术区主入口的塑造


▲主入口区域改造前


▲主入口区域改造后


漂炼车间置换接待中心


鸿华印染厂的漂炼车间是“谷城”中东西向最长的厂房车间,也是整个印染生产线的第一个生产环节,在此坯布将经过烧毛、煮炼等流程后进入染色印花等工艺程序。今天,设计与艺术也将在同一个空间得以沉淀、历练。


改造后这里成为新厂区的接待中心——折艺廊,以及一系列个人艺术工作室。


折艺廊被建构为一道蜿蜒于原有机器设备基座残骸之上的黑色线性钢铁匣子,内置了展览、咖啡、会议和小型接待功能。


▲折艺廊改造前


▲折艺廊改造后


整装车间置换美术馆


鸿华印染厂的整装车间经改造后成为满京华美术馆。


在改造过程中,不触碰任何原建筑结构,新的建造体独立生长于原始的内地坪之上。


主展厅-被悬置在厂房空中的黑色钢盒体,保留原厂房空间的采光排风结构,为展厅提供柔和的顶光。通过混凝土的间隔,将美术馆首层空间分成不同功能的模块,并与户外景观相连,营造一个流动的半户外空间叙事,连接艺术与自然、连接驿动与宁静。


▲满京华美术馆改造前


▲满京华美术馆改造过程



▲满京华美术馆改造后



▲人们在满京华美术馆观看展览

▲新人在满京华美术馆举行婚礼


工人宿舍置换艺术小屋


位于艺象“山城”中的14 栋员工宿舍是深圳工业化与开放政策后的第一批产业工人的居住地。建筑在荒废多年后显得沧桑、凋零,南面道路边上的一排与厂区年纪相仿的细叶榕却生机勃发。


通过对内部宿舍走道连同建筑基础配套的更新,局部的建筑结构变更而成为自由连通的连续区间;通过重建内部居住与外部自然互动的景视界面,交往空间的视觉感受变得丰富且富有变化。工人宿舍进化成为一栋栋榕树林间的艺术小屋。


▲艺象国际青年旅舍改造前


▲艺象国际青年旅舍改造时



▲艺象国际青年旅舍改造后


本文中的视频和部分图文资料由源计划工作室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